瀏覽人次: 19103

系所簡介

本所為亞洲第一個傷害防治研究所  

  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長久致力於傷害防治議題,然而統計數據仍顯示傷害對整體醫療及公共衛生的高負荷仍然存在,相較於歐美先進國家,臺灣傷害防治概念起步較晚,但自1997年推動制定「強制騎乘機車戴安全帽」政策後,顯著降低機車事故頭部外傷之死亡率,也促使政府與民眾逐漸意識傷害防治之重要性,世界衛生組織在2006年出版的專書中亦特別推薦臺灣在執行安全帽的成效。有鑑於推廣國內傷害防治政策與研究,2000年8月由邱文達教授正式創立傷害防治學研究所,並開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,為國內第一個傷害防治學研究所,另於2010年起開始招收國際學生,以培訓國際傷害防治人才。為提供更完善之傷害防治研究高階人才培訓,2015年獲教育部核准正式設立傷害防治學研究所博士班,提供碩博一貫教育體制。

  本所為全國唯一以傷害防治為主軸之研究所,是國內培育傷害防治專才之搖籃。隨著國人對於傷害防治意識抬頭與事故傷害問題之關切,不斷持續擴大及深化傷害防治之研究範疇,培育高階傷害防治專業人才,期望降低事故傷害帶來社會負擔,從社會及政策制定之趨勢持續深化,使臺灣成為國際傷害防治領域之標的。

 

特色
  • 包含各項國際傷害防治研究議題:腦外傷、緊急醫療救護、老人傷害、交通傷害、神經傷害、慢性傷害、復健醫學、安全社區及傷害實驗室試驗等。

  • 建立臺灣地區「頭/脊髓外傷資料庫」,長期監測我國頭/脊髓外傷達二十年,累積超過二十萬例頭脊髓外傷病例,為世界最大外傷資料庫之一。另外,積極推動國內「騎乘機車戴安全帽立法」,顯著降低機車事故頭部外傷之死亡率,並節省政府龐大醫療費用,世界衛生組織在2006年出版的專書中並特別推薦臺灣在執行安全帽的成效。

  • 建立了我國空中緊急醫療救護制度,協助制定「救護直昇機管理辦法」,並研發「遠距視訊空中緊急醫療救護系統」,提昇離島就醫可近性及加強緊急醫療救護之效率。

  • 建立多個老人傷害長期追蹤資料庫,探討老人各種傷害型態之危險因子、跌倒後與骨折後之生活品質變化以及推廣老人太極拳運動等,研究成果被國際學者引用率極高,且對國內老人預防醫學發展有重大的影響。

  • 協助國民健康署整合我國現有之傷害相關大型資料庫,規畫傷害監測指標,整理並分析年度致命性傷害監測指標、非致命性傷害監測指標以及傷害相關危險行為,提供衛生單位傷害防制及策略運用之依據。

  • 推廣國際安全社區,目前與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合作,已協助全國20個社區通過世界衛生組織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 WHO)社區安全推廣協進中心認證。

  • 建立「衛生署身心障礙分級資訊決策系統」平台,2012年促使全台實施「新制身心障礙者鑑定」系統。

  • 提供外傷資料庫提供政府參考,與警政、交通、衛生各界合作,協助政府通過交通安全處罰條例修正案,自866月起,實施強制騎乘機車需戴安全帽法案,法案實施後大幅減低事故傷害的死亡率。

  • 發展復健臨床成效評估工具,作為監測復健病人功能進步的指標。並研究影響身心障礙者回歸社會、活動參與之影響因子,提供復健臨床及政策介入之參考。